俄罗斯商品馆倒闭的越来越多! 水土不服, 还是充斥假冒伪劣?

  • 2025-07-24 20:05:38
  • 211

俄罗斯商品馆正逐渐成为 “时代的眼泪”:越来越多门店关门歇业,留下来的也多是惨淡经营、门可罗雀。这两年全国各地冒出不少俄罗斯商品馆,甚至很多与俄罗斯毫无关联的旅游景点,都把它当成标配。你是否也曾好奇逛过?俄乌战争以来,中俄双边贸易持续攀升,朝着 4000 亿美元目标迈进,但现实是,俄罗斯商品馆的经营状况与贸易数据严重脱节,并未迎来预期的繁荣。

很多人逛俄罗斯商品馆时,起初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但买过之后往往不尽如人意。核心问题在于俄罗斯轻工业本就不发达,国内市场对俄罗斯商品的刚性需求其实很少 —— 我们几乎没有非买不可的俄罗斯商品,反倒是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很受欢迎。即便有人认可俄罗斯的鱼子酱、巧克力、蜂蜜面包等食品,这些商品也未必契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难以形成持续购买力。

更关键的是,商品馆里的 “俄罗斯商品” 未必货真价实。俄罗斯本土产能有限,商品出口运输成本高,价格难有优势。如今不少所谓的 “俄罗斯商品”,细看标志会发现产自我国东北厂家,是国内企业撑起了这些商品馆,但其质量普遍一般,难以留住顾客。消费者买过一次发现品质平平,自然不会再回头,这就导致商品馆客流越来越少,经营难以为继。

这波俄罗斯商品馆的兴衰,印证了 “跟风必亏” 的商业规律。不少人跟风开店,最终却亏得血本无归,只能紧急转型 —— 旅游景点的门店纷纷从俄罗斯商品馆改成当地文创馆,生意才稍有起色。中俄贸易增长是事实,但不代表所有相关生意都能赚钱。脱离市场需求、盲目跟风热点,忽视商品品质和消费者口味差异,注定难以长久。商业成功从来不是追热点那么简单,只有真正契合需求、保证品质,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否则再好的风口也只会成为 “昙花一现” 的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