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独大, 尊界享界智界销量暗淡, 余承东的鸿蒙智行能不能行?

  • 2025-07-09 05:16:16
  • 202

知嘹汽车/Jasper

去年快到年底的时候,销量不行的车企发现了一条起死回生的好路:拥抱华为。

毕竟赛力斯的翻盘大家都看在眼里,华为已经成为了整个新能源时代里最香的饽饽,能抱上这条大腿,不说飞黄腾达,但至少也能活下去。

到了今年,大家却发现,拥抱华为也没这么好了。不信你看深度绑定的那“五界”,除了问界,谁还有声音?

智界R7的销量从月销1.5万台降到了3000多台,享界S9一颗大石头扔下去连点水花都没看见,尊级S800除了吐槽那台1.5T的发动机外也没什么声音,大定虽然不错但最终也要看交付量。

只有问界,不光推出的车型够多,销量也持续在线。

明明都是鸿蒙智行的“亲儿子”,挂着“界”的辈分,却只有问界成了亲儿子。

有人调侃称:鸿蒙车队像是马戏团,一匹马在狂奔,四匹马在沉睡。

可问题是,这“四界”的沉睡,并不是他们的主观意愿。

过去鸿蒙智行的销售模式采用“并网销售”,高端门店里大家都摆在一起,问界虽然位置好一些,但总能照顾到其他车型的曝光率,看问界的人说不定就瞄准了隔壁的智界。

而到了今年,鸿蒙智行直接把问界单独分网了,其他品牌被赶去了单独的小店,只有三界、二界凑在一起。

说是精准聚焦,不如说是把那一丁点被分走的销量也拉回到问界身上。

没办法,谁让在这四界中,只有问界的赛力斯是把自己全权交给了华为。

那结果就很明显,只有问界才能上桌吃肉,其他的“界”只能一起蹲在角落喝汤。

问界的成功就在于,华为有足够的话语权和插手空间,但对于其他四界背后的上汽、北汽、奇瑞来说,繁杂的制度和考核标准以及不同车企的目标,势必意味着不能全听华为的指挥。

华为想复制问界的成功,但北汽一定要做品牌的高端化、上汽一定要考虑全产业的协同,奇瑞要保证整个车型体系的闭环反哺,谁能真的全听华为?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上汽、北汽和奇瑞中,只有奇瑞才不是“国企”。经历了智界S7失败后的奇瑞倒也想开了,“有分歧听华为”的战略已经很给面子了,可销量仍然止不住地暴跌。

有分歧才听华为,赛力斯又怎么会产生分歧呢?

华为自己也很明白,没有华为,上汽北汽奇瑞都不会倒,这四界的销量如何能说得过去就行,首要目标一定是管好自己最听话的小老弟。

全流量、全资源、全技术的支持,别管你机械素质怎么样,有老大哥在,你能跑上路就行,剩下的全交给华为。

但越是这样,华为问界越成功,其他四界却就越难存活。

这场鸿蒙智行深度绑定的合作进行到这,已经不再是最初的“赋能产业”那么美好,倒是像极了一场车圈的“服从性测试”,既要车企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又要车企百分百听话。

从华为决定要复制问界的成功开始,其余四界的败局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如果五界不能以一个团队的模式来运营,那放在市场里,只能像是朝着五个方向奔跑的烈马,而其最终撕碎的,却是华为鸿蒙智行想在车圈做产业霸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