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机遇挑战并存, 如何解锁产业发展新格局?
- 2025-07-11 17:35:41
- 701
飞象网讯(易欢)随着5g、5g-a的大规模落地应用,6g愈发成为产业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6g产业发展,早在2019年就设立6g研究组织imt-2030(6g)推进组,推动itu面向6g定义了6大典型场景和15个性能指标。今年,6g概念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培育6g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如今,在政策及市场推动下,6g工作已取得不错进展。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出席活动时指出,当前全球6g产业正式开启技术标准化研究,而ai(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加速落地,“6g+ai”将成为行业创新热点。面向未来,6g展现出很大的创新空间,但应注意的是,产业链要从研发开始就重视生态发展。
6g+ai打开想象新空间
随着全球6g研发进入加速期,通信与人工智能(ai)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技术演进的核心方向。邬贺铨指出,6g业务在继承5g网络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一方面,要支持传统通信业务,另一方面,引入了新的业务形态,如将aiaas(aiasaservice,ai即服务)。aiaas归纳起来有4种形态:智能内生的网络服务、通感算一体化服务、沉浸式xr智能服务、行业定制化ai模型服务。
“这些服务通过互操作协议支持智能体间的协同,其中模型的上下文协议等互操作协议尤为重要,其能够规范大模型对外部数据源与工具的访问方式,增强网络获取数据执行任务的能力。”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此前表示,通信与智能的深度融合,将创建更加智能、更具适应性的网络生态系统。未来的通信将是物理世界的人机物,加上数字世界具有自主能力或者是自由人意识的智能体,两者一体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通信网络主要解决信息传输问题,而6g将引入ai作为网络"智慧中枢"。通过分布式ai算法,6g网络可实现动态频谱分配、智能反射面优化、超低时延调度等功能。
邬贺铨强调:“在6g应用中,智能体有着广泛的前景,例如,在人与机器人的互动场景中,智能体可赋能机器人,使其成为具身智能的代表。并且,未来真正发挥作用的将是多个智能体之间的群智协作,全息通信、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沉浸式交互应用更依赖智能体协作来实现。”
与此同时,在ai时代,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网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数据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如超算)以及数据流通的多种形式,如算力枢纽的互联调度中心、核心数据空间、数据交易平台等,以此来支撑智能体。
四个重点举措破局四大挑战
6g虽然机遇巨大但挑战也同样不可忽视。在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看来,6g发展面临“四个挑战”:一是应用需求尚需深入探索。6g需避免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导致技术与市场脱节,此外新业务自身成熟度不足,端、网、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尚未清晰稳定。二是技术创新难度大。6g技术将超越传统通信范畴,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通感算智)的深度融合以及天地一体化发展,技术复杂度与创新难度显著提升。三是标准统一仍存挑战。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加速6g研发,但技术路径和商用节奏各异,未来能否形成全球统一标准,仍面临诸多挑战。四是部分产业基础能力仍存短板。我国是推动全球6g发展的主力,但在部分关键产业基础能力方面尚存差距。
面对这些挑战,黄宇红提出推动6g发展的“四个重点”举措建议并介绍了中国移动的实践。
一是需求为先:面向新业务新场景,培育应用生态。以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为目标,与各类型生态伙伴一起围绕市场、场景、业务与网络的协同开展场景需求研究和测试验证,以形成业务需求的共识。同时面向商用规划部署,立足未来网络运营需求,围绕技术、组网、业务、运营等关键环节,前瞻性研判技术策略、规划演进路线,为6g的端到端商用部署奠定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二是技术为根:打造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形成xaas新范式。提供支撑亿万智能体互联协作及应用的全要素、全场景服务能力。体系化布局并重点攻关6g通感算智融合技术方向,构建6g天地一体化的融合技术体系。围绕新架构、新能力、新空口、新运营,系统布局核心关键技术,基于“以全网络平台化、服务化,实现ict深度融合;全面推进aifornetwork和networkforai实现ai深度融合与服务能力;以地强天,以灵补少,提升天地一体水平;以网络协作系统寻优,弥补基础短板”四大原则,实现系统能力、效率、质量的全方位提升,形成广泛影响力。
三是标准为要:积极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以场景和需求为驱动、问题为牵引,强化技术与标准衔接,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在确保务实精简的基础上,注重拓展维度和增强灵活性。6g标准设计应以解决5g商用痛点问题为导向,形成务实、精简的设计准则;同时以提炼核心价值场景,以及明确6g与新技术融合路线为导向,形成具备拓展性与灵活性的设计准则。
四是装置为基:建设开放共享的6g公共试验平台。联合中关村泛联院等产学研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了6g通感算智融合试验平台和概念验证原型系统,通过6g开放试验验证网络、搭建6g典型业务场景,实现“从研到用、以用促研”,为产业提供场景化、端到端的联合研发环境。同时,通过多维能力开放,探索多元化众创新范式,与产业合作伙伴共建共创。
6g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正加速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未来产业布局重点。我们期待产业界积极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加大6g与ai融合创新力度,推动6g技术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折腰回门宴全记录
- 下一篇:一汽丰田刮起新汽车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