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美光等停产DDR4, 国产CPU反而有压力了?
- 2025-07-17 06:31:36
- 937
众所周知,前段时间传出消息,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已经计划退出DDR4内存市场,转向DDR5、HBM等市场去了。
因为相对而言,DDR4算是较为成熟的产品了,毕竟从2014年发布,到现在已经是10年多了。目前DDR4内存,已经没有太多的利益可言了,甚至有时候还要亏钱,大家竞争激烈,所以三星们慢慢的退出市场,转向更先进的、更赚钱的DDR5、HBM。
另外,像CPU大厂英特尔、AMD等,在其最新的CPU中,也开始停止支持DDR4,只支持DDR5内存了,所以三星们,就直接退出DDR4。
而因为三星们的退出,目前DDR4的价格是一路上涨,短时间内翻倍,DDR4价格甚至比DDR5价格还要贵了。
当然,实话实说,DDR5内存在性能、容量和能效上全面超越DDR4,所以三星们如此选择,其实也没错。
不过,当三星们退出DDR4市场时,国产CPU也迎来了一波压力,甚至被人称之为一次小考。
为什么呢,原因是目前能够支持DDR5的国产CPU,其实并不多,很多的国产CPU,支持的还只是DDR4内存。
这个时候随着内存厂商们换代,逐步停产DDR4,未来DDR4购买、升级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可能价格、适配等,都会面临不小的压力。
这就会导致个人、企业在采购CPU时,会选择支持DDR5内存的CPU,免得后期出现其它麻烦,所以这对国产CPU而言,是一个压力。
而这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国产CPU与国际供应链之间的一个代差,意味着目前国产CPU与国外的主流CPU的技术生态,其实并不是完全同步协同的。
接下来,国产CPU需要快速跟上DDR5的迭代节奏,加速对DDR5的适配,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步,提升份额。
事实上,对于芯片产业而言,整个供应链或者某环节的产品、厂商,都不是独立的,而是要融入其中,大家是一体的,如果与整个供应链有代差,那么影响还是很大的。
所以国产CPU们,还是要与国际产业链协同优化,缩小代差,这样才能够与主流产品竞争,你觉得呢?
- 上一篇:在南博探秘高考中的郑和下西洋
- 下一篇:位浪姐自己组团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