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指南到生活兴趣社区, 小红书打的什么算盘
- 2025-07-12 19:48:24
- 834
时隔三年,小红书再次进行品牌升级,近日宣布启用全新slogan“你的生活兴趣社区”,以取代于2022年发布的“你的生活指南”。
有趣的是,虽然小红书是一款社区产品,但这还是他们首次将“社区”二字正式写进自己的slogan。丢掉“指南”、加上“社区”,如今小红书似乎是在有意弱化自己的工具属性,更强调、重视“社区”这一定位。
当下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持续抢占用户时长的情况下,与用户粘性划等号的社区属性显然也是小红书得以成长至今的底气,同时也成为了其最为核心的护城河。
另一方面,小红书之所以会做出这一改变,或许还与生成式AI的兴起有关。毕竟层出不穷的AI助手正在扮演或者说取掉各类搜索引擎、指南工具,如果小红书还是用指南、百科这样的视角来叙事,势必就会面对相应的冲击。而更强调人与人链接的社区,至少目前是AI还无法做到的。
在更强调自身社区定位的同时,小红书也不再甘心囿于“生活”二字,而是要纳入更多面向个性化、非刚需的趣味内容。其实这不难理解,毕竟维护社区氛围与商业化的平衡,始终是摆在小红书面前的一大难题。换而言之,他们想要实现商业化的快速增长,就必须让社区也同步成长起来。
至于为什么选择“兴趣”来作为拉动社区增长的方式,用小红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兴趣”被明确提出之前,兴趣圈层就已经存在,只是没有被重音标注。也就是说小红书这次将“兴趣”与“社区”并列,是对用户行为变迁的深刻回应。
相关数据显示,二次元、游戏作为当下年轻人重要的兴趣和生活方式之一,相关内容正在小红书内快速发展,过去一年相关笔记的发布量在所有品类中排在第三和第四,同比分别增长175%、168%。此外即便是观鸟这样相对小众的领域,相关笔记的发布规模也增长了105%。
需要注意的是,兴趣圈层的特征之一正是产出丰富的UGC内容分享与讨论。这也就意味着从“生活指南”到“生活兴趣”,是小红书“用UGC做增长”逻辑的一种延续。也就是说“兴趣”的加入在为社区扩容的同时,并不会动摇小红书的UGC基因。
而边界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社区,不仅将进一步拔高小红书的商业化上限,显然也有望为其带来更多的可能。
熟悉小红书的朋友或许还记得,从主打语音交友的“语音现场”到主打密友社交的“咻咻”,虽然多次折戟,但其对于社交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
毕竟社交不仅可以帮助小红书进一步增强用户留存、减少用户流失,还能充当“连接器”,将内容社区、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业务链接起来,从而扩大商业化的空间和想象力。
小红书此前在社交领域进行的尝试均未成功的一大重要原因,便是“生活指南”虽然可以很好地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出搜索心智,但却是“强分享、弱联系”。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在有可能会因为想知道“哪家的洗发水去屑能力更强”而打开小红书的情况下,显然很难会因此而展开社交。
相比之下,兴趣爱好则具有“强交流导向”、“高频参与”等特性。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小红书群聊日活同比增长近70%,其中超过一半的群聊与兴趣主题相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参与深度的变化,据了解,小红书兴趣类笔记平均每条产生10条以上的评论,远高于普通生活指南类内容。
这或许也就意味着,小红书此次品牌升级就已经为未来进一步探索社交业务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电商是近年来小红书着重投入的商业化方向之一,所以从“兴趣社区”到“兴趣电商”可谓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所谓“兴趣电商”,可以是与兴趣相关的电商消费。以二次元为例,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闲鱼卡牌交易单量增长108%,潮玩盲盒增长473%,明星小卡增长51%。即使抛开交易规模不谈,仅交易频次的提升对于小红书养成用户消费心智的价值便足够可观。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红书不久前推出的“友好市集”模式,本就与“兴趣电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知道市集经济能够兴起的原因之一,正是其是通过特定氛围、场景、社群互动来激发消费需求,鼓励用户停留、探索、感受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消费关系。
同时根据抖音电商方面的解释,“兴趣电商”也可以是通过内容激发用户的潜在购物需求,从而形成“货找人”的消费范式。虽然小红书可能无意照搬抖音电商的这套模式,但显然并不妨碍其以此为灵感探索社区驱动下的新解法。
例如开放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的权限,从过去仅限于商家扩大至买手与普通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兴趣社交的自发性,不将用户视为交易的终点,而是将其作为信任关系链条中关键的节点,通过用户间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电商与社区语境的融合。
即便是退一步来讲,容纳了更多元的兴趣圈层之后,小红书也有望在用户规模上变得更“大众化”。即使始终未能探索出原生商业路径,但走起别人的“老路”显然也会更容易一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上一篇:韦雪自曝经济紧张
- 下一篇:马頔给北京孩子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