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上半年销量承压, 传杨大勇“回归”指导工作
- 2025-07-10 03:56:46
- 785
编辑导语:2025年,长安汽车对深蓝的发展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实现正向盈利循环,另一个是实现行业领先。但如今来看,深蓝正与这两个要求“背道而驰”。
2025年已经过半,不少车企都在第一时间积极发布上半年“考卷”,深蓝汽车也身在此列。但结合其发展脉络不难发现,这个曾经的“新能源黑马”品牌上半年的日子似乎过的并不顺遂。
先是多次陷入舆论危机,消费者信任度降低;再是主力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整体销量承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蓝汽车累计销量14.29万辆,仅完成下调后全年40万辆销量目标的35%。
值此之际,多家媒体报道称,深蓝汽车的首任董事长杨大勇秘密“回归”,参与指导深蓝汽车的日常工作。对此,中车网向深蓝汽车工作人员进行求证,得到回复称“仅参与部分工作交流”,针对传闻的深蓝汽车或将迎来组织架构变化,则是直言“没有接到调整通知”。
从深蓝速度到目标“三连败”
成立于2018年的深蓝汽车,曾是市场上当之无愧的“新能源黑马”。其首款车型SL03于2022年7月份上市,并取得到了上市33分钟订单破万、曾月销3万辆的佳绩,更是只用了14个月就实现了交付10万辆的“深蓝速度”,曾一度被业界称赞。
然而,这样的高光表现未能持续,时间来到2025年,该车走势明显出现后劲不足。数据显示,深蓝SL03在今年1月份经历高光时刻月销3445辆后销量持续下滑,到了3、4月份更是仅维持在百辆,其中3月份为944辆,4月份也仅为958辆,5月份虽有了大幅提高达到了1843辆,但距离其销量巅峰期差距仍巨大。
事实上,在主力车型SL03陷入销量疲软期后,深蓝汽车就迅速推出了深蓝S07和S05进行占位,但这两款车型在2025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虽上半年月销量都能维持在5000以上,但与之竞品相较仍有差距。从两款车的销量占比来看,目前深蓝S05和S07是深蓝汽车销量的主要来源,两款车占比超过60%。
另外,深蓝汽车向上冲高的第一款产品G318也以失利告终。在G318发布之初,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曾提出“月销过万”的野心。但从结果上来看,深蓝G318上市后市场表现不佳、惨遭滑铁卢,常年月均销量不过千余辆,远远不及邓承浩的预期。2024年全年,深蓝G318累计销量仅有8909辆。相比定价更高的豹5以及坦克400Hi4-T等竞品销量更低。深蓝借力越野车市场实现品牌向上的愿景,也随之落空。
这一背景下,作为承接深蓝G318的冲高使命的继任者,深蓝S09正式推出。该车定位于家庭大六座SUV市场,但在这一细分市场中,深蓝处于“后来者”位置,想在腾势、问界、领克等品牌也并非易事。
对于深蓝汽车而言,其虽然定位于中高端新能源品牌,但在此前行业激烈的价格战之下,在其不断的“以价换量”的措施下,其主销车型如深蓝S05、深蓝S07、深蓝SL03、深蓝L07、等产品已经落入15万区间以内乃至10万出头的级别。因此,它急切需要一款车扛起向上旗帜,但事与愿违。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上市首个完整月销量仅1630辆。
至此,截至2025年6月底,深蓝汽车累计销量为14.29万辆。尽管在年初邓承浩将年度目标从50万辆下调至40万辆,其完成度仍旧不高,上半年仅完成目标销量的35%。
而这已经是深蓝连续第三年目标落空——2023年目标20万辆实销12.8万辆;2024年目标28万辆实销24.38万辆。更严峻的是,要实现调整后目标,下半年月均销量需达4.28万辆,而从上半年深蓝汽车的销量走势来看,今年其销量目标再次落空的概率很大。
营销失控和“流量反噬”
如果说销量压力是慢性病,那么上半年爆发的系列舆论事件则给了深蓝汽车一记急性重击。CEO邓承浩倡导的“流量营销”策略,最终演变成一场品牌信任的灾难。
5月27日,大量深蓝车主启动车辆时遭遇强制全屏广告,内容为S09专属购车券推广,关闭按钮被设计为不显眼的灰色小字。车主纷纷在社交平台吐槽,平均需8秒才能关闭,严重干扰导航等核心功能。
事件迅速发酵,#深蓝汽车强制广告#话题阅读量达1.2亿。随着事件影响的不断扩大,邓承浩在社交平台公开道歉,并表示这样的做法是其希望让更多客户知道这一权益。他的言论并未得到车主和网友的谅解,甚至被质疑“二次营销”。尽管深蓝法务部后续声明广告仅在P档弹出,但用户信任已严重受损。
事实上,邓承浩的多次出格言论都加剧了深蓝汽车的舆论危机:5月其“买G318给大家离职机会”的发言被解读为“变相裁员”;4月S09广告语“无需多问”“无需多理”被指恶意碰瓷问界和理想。更早前“97名员工卖房创业”的故事,在年轻人中引发“贷款上班”的群嘲。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争议反映深蓝营销团队对当代消费者情绪缺乏敏感度——在失业率受关注的背景下,将“离职”与产品推广挂钩堪称灾难级失误。
对于深蓝汽车而言,比深陷舆论危机更为致命的是用户信任的崩塌。从SL03累计降价4.2万元,到S07上市7个月即推新款降价3万清库存,再到G318“永不降价”承诺“流产”...频繁的价格调整使早期支持者产生强烈被背叛感。
某汽车论坛调研显示,深蓝车主推荐率从2024年的68%骤降至2025年6月的41%,“品牌忠诚度”正成为深蓝最稀缺的资源。
此外,在舆论危机和销量承压的背后,深蓝汽车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据长安汽车财报披露,2023年和2024年,深蓝汽车净利润两年累计亏损45.7亿元。截至2024年末,深蓝汽车总资产达342.95亿元,净资产为-35.03亿元,公司负债率高达110%,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2025年,长安汽车对深蓝的发展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实现正向盈利循环,另一个是实现行业领先。但如今来看,这两个目标似乎都和当前深蓝的发展相差甚远。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升级”为独立央企,行政提级后其内部必然会有变动,而作为长安汽车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的核心承载者,深蓝也或将迎来内部调整。
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老将”杨大勇驰援的传闻也变得有迹可循。而面向新能源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新央企的诞生后的新市场格局,窘境中的深蓝汽车能否“破局”变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