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43辆! 日产靠“亏本电车”终结15连跌
- 2025-07-11 23:59:03
- 994
当连续15个月的下滑曲线在6月被强行扭转,日产中国团队或许终于松了一口气。官方数据显示,日产汽车6月在华销量达53,843辆,同比增长1.9%——这是自2024年3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其中纯电轿车N7单月狂销6189辆,登顶合资纯电轿车榜首。
一款新车救活一个品牌的戏码,正在中国这个全球最残酷的汽车市场上演。N7从5月15日开启交付到6月底,仅用45天就实现交付破万,创下合资新能源车型的最快纪录。展厅里围着N7的顾客,顺手带火了逍客、轩逸等燃油车型,沉寂许久的经销商网络重新有了人气。
日系阵营的分化在6月销量榜单上暴露无遗。丰田以15.77万辆的销量稳坐头把交椅,实现3.7%的增长;本田却暴跌15.2%,连续17个月下滑;而日产恰似两者间的“过渡态”——靠一款电车暂时止血,根基仍显脆弱。
N7的杀手锏直击消费者心坎:11.99万元的起售价,比同级合资竞品低了近3万元。东风日产内部人士私下坦言:“这个起售价肯定是亏本的。”这种“以价换量”本质是场豪赌——用真金白银买时间窗口,代价是每卖一辆都在流血。更棘手的是,激增的订单已导致交付延期,部分用户的不满情绪正在社交媒体蔓延。
反观丰田的稳健更显段位。铂智3X以10.98万元起售、bZ5定价12.98万元,表面看同样是价格战,背后却是本土化研发的厚积薄发: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建立ONE R&D研发机制,让产品精准匹配中国市场需求。这种系统性能力,恰是日产所欠缺的。
本田的持续下滑则敲响警钟。其新能源渗透率仅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当CR-V等燃油车王牌日渐失色,新推的纯电车型P7、S7却反响平平,暴露出转型节奏的致命失误。
站在半年销量279,546辆的基点上,日产需直面三重挑战:
- 轩逸等主力燃油车虽有更新,但1.6L+CVT动力组合在插混车型的降维打击下节节败退
- e-Power混动技术尚未形成差异化优势
- 郑州日产等商用车板块增长乏力,6月仅贡献4810辆销量
6月底的N7首次OTA升级或许透露了破局方向:围绕智能座舱、驾驶辅助推出超100项功能更新。这暗示日产正从“机械素质”向“软件体验”悄然转身,毕竟在电动化时代,用户要的不只是续航数字,更是常用常新的科技感。
话题互动:您认为合资品牌以亏损价换新能源市场份额的策略是否可持续?
支持:能!先抢占用户心智,规模上来后成本自然下降
反对:不可持续,亏损拖垮研发,反而加速淘汰
中立:短期有效,但窗口期不超过一年,需快速技术迭代
- 上一篇:村民用来测水质的玉米苗被连夜拔掉
- 下一篇:银行柜员拿放大镜办业务被吐槽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