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销量进度盘点, 仅两家过半目标, 垫底品牌完成不足两成
- 2025-07-12 01:32:35
- 134
2024年的车市,是“神仙打架”还是“菜鸡互啄”?各家车企的年中考成绩单陆续出炉,有人笑逐颜开,有人愁眉苦脸,这背后的故事,可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人高歌猛进,有人暗自蓄力,亦有人深陷迷茫。谁能笑到最后?咱们先不急着下定论,先来扒一扒各路“英雄”的底裤。
先说说自主品牌这边的“冰与火之歌”。
吉利,绝对是今年上半年最“凡尔赛”的选手。人家不仅完成了既定目标,还嫌不够,直接把全年目标从271万辆“嗖”的一下调到了300万辆!上半年销量140.9万辆,按原目标算,完成率直接超过52%。这波操作,简直是赤裸裸的炫技,就差在脑门上写着“我很强”三个字了。这种自信,背后肯定有硬实力撑腰。
再看看比亚迪,稳坐“老大哥”的位置,上半年销量214.6万辆,这数据放眼整个车市,也是相当能打的。你品,你细品,比亚迪的目标完成率只有39%,相比去年同期,似乎有点“稳”过头了。去年下半年,比亚迪可是火力全开,一路狂飙,今年下半年,它还能复制去年的增长曲线吗?这还真不好说。市场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测未来。
长城汽车,就有点“迷途知返”的意思了。2021年喊出的400万辆目标,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这也反映出长城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销量增长乏力,产品缺乏亮点,长城汽车,你可得加把劲了!
和长城汽车相比,北汽集团也稍显逊色,2022年提出300万的全年目标,目标完成率接近30%。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自主品牌能一路高歌,有的却显得有些“掉队”?难道是新能源转型策略出了问题?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转向合资品牌。这边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简直就是一部“转型阵痛史”。
南北大众,这对“难兄难弟”,上半年表现还算平稳。上汽大众销量49万多辆,一汽-大众稍逊一筹,但差距并不大。合资品牌面临的挑战,可远不止销量这么简单。
一汽丰田,今年上半年可谓是“顶住压力,艰难前行”。先是公司搬迁引发舆论关注,后又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即便如此,一汽丰田还是顶住了压力,目标完成率达到了47%。这背后,除了品牌底蕴,恐怕还得感谢那些默默支持的“老粉”。
北京现代,也算是“老兵不死”的典型代表。伊兰特这款“老将”,在6月份突然爆发,销量过万,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距离全年50万辆的目标,还是有点“遥不可及”。伊兰特的回暖,能否带动北京现代走出困境?这还有待观察。
广汽丰田,就显得比较“佛系”了。人家直接把目标拉长到2030年,设立百万目标,既能彰显信心,也能为转型争取时间。这种“长线投资”的策略,也算是合资品牌的一种无奈之举。
那么,合资品牌还能触底反弹吗?难度不小。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已经占据了先机,合资品牌想要追赶,恐怕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咱们来看看新势力这边,简直就是“群雄逐鹿,乱战成一团”。
小鹏汽车,绝对是今年上半年最“生猛”的新势力。人家不仅超额完成了半年目标,还放出豪言,全年销量要剑指38万辆!这相当于今年半年干了去年一年的活。
零跑汽车,也是“稳扎稳打”,一直冲锋在新势力榜单前茅。按照50万-60万的销量目标,上半年完成率也在37%-44%之间。
小米汽车,绝对是今年车市最大的“黑马”。SU7订单火爆,直接把全年目标提升到了35万台!产能问题也随之而来,交付周期拉长,让不少“米粉”望眼欲穿。小米汽车,你可得赶紧解决产能问题,别让“米粉”们等太久啊!
鸿蒙智行,虽然喊出了2025年百万销量的宏伟目标,但现实却有点“骨感”。目前,主要还是靠问界车型在苦苦支撑,其他车型还处于爬坡阶段。
极氪科技集团,在领克与极氪合并后,目标定为了71万辆。
理想和蔚来汽车:理想的纯电产品还未发力,蔚来也刚刚见好,客观上则受到国补暂停,市场观望情绪加重等影响,20万以上的新能源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增长失速,理想和蔚来难免受到影响。
其他新势力:包括极氪、深蓝、阿维塔、岚图、极狐目标完成率基本徘徊在27%-35%之间。
新势力们,都在拼命往前冲,但谁能笑到还真不好说。
2024年下半场战役,谁将胜出?自主品牌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合资品牌能否成功转型?新势力又将如何改写格局?这些问题,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车市,注定会更加精彩!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 上一篇:三姐妹上坟被炸身亡案二审维持原判
- 下一篇:葫芦娃和他们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