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至暗时刻": 库存危机与价格战反噬
- 2025-07-26 04:19:34
- 980
眼下,中国豪华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曾经与奔驰E级、奥迪A6L并驾齐驱的宝马5系,如今深陷库存积压、销量疲软的困境,被远远甩在身后。
尽管今年以来宝马5系以"骨折式"降价,最低28万的促销活动短暂提振销量,成为BBA中降价最疯狂的那个,但在销量上宝马5系却始终不敌奔驰E级和奥迪A6L。根据中国乘用车联席会近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宝马5系累计销量59412辆,低于奥迪A6L的84326辆和奔驰E级的65892辆。
更严峻的是,部分宝马4S店库存周转周期已超过90天,远高于行业45天的健康水平。
同为豪华品牌的中高端车型,同样在新能源冲击下危机四伏,为何宝马的日子却比奔驰和奥迪更难过?对此,业内分析认为,这场危机背后,是宝马激进的降价策略、电动化转型滞后、品牌溢价能力下滑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奔驰和奥迪则凭借更稳健的价格体系和精准营销,在高端市场略胜一筹。
01库存危机爆发
错失新能源爆发的红利期,BBA痛定思痛,争相发力智能驾驶和纯电车型。在此之前,如何把库存消耗完,稳住市场大盘,为新车问世铺路,成了2025年的一大考验。
宝马率先出征,在年初就将宝马5系525Li官方指导价从43.99万元骤降至29.3万元,降幅高达33%。
这次降价幅度之大,让业内都惊呼“自杀式降价”,确实让宝马5系在短期内拉动销量,数据显示,宝马5系1月环比增长160%。
但很快也遭到价格反噬。首先,便是二手车市场崩盘,3年车龄5系保值率暴跌至52%,部分车商出现拒收宝马车型的情况。
其次,消费者信心也因价格崩盘而受挫,部分潜在买家担忧"今天买明天降",根本不敢下手,只想再观望一会。
再者,豪华车消费者非常看重品牌价值,而5系价格下探至30万以下,导致目标客户流失,品牌形象也受损。宝马5系不再是50万级豪华车的象征,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埋下种子。
短暂的销量狂欢过后,必然是回归到理性。消费者也不再愿意为企业去库存而买单,由此导致宝马5系陷入"降价—滞销—再降价”的恶性循环。
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宝马5系的库存深度超过90天,远超健康库存值45天。部分华东地区经销商反馈,5系库存车占比高达40%,远超正常水平15%-20%。另有某中部省份经销商透露,单店积压5系现车超80辆,占展厅面积的60%。
"现在卖一辆5系,裸车亏损2-3万元,但不卖库存压力更大。"上海某宝马4S店销售经理坦言。由于库存成本高企,部分经销商甚至要求厂商回购滞销车辆,或提供更高额度的补贴。
相比之下,奔驰E级和奥迪A6L的终端优惠幅度控制在10万左右,并通过限量版、高配车型维持高端形象,和宝马5系品牌形象逐步拉开差距。
奔驰为了迎合年轻一代市场,更是积极布局电竞营销实现破圈,与《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深度合作,吸引不少Z世代消费者。同时,奔驰也与英伟达合作研发下一代智能座舱,体验感全新升级,并成立中国数字化部门,优化线上购车体验,今年线上订单占比预计提升至25%。
奥迪则是深耕科技标签+商务市场,在华为智驾赋能下,A6L智驾版城市NOA实测表现优于小鹏G9,科技形象强化。由此也进一步稳固了政企采购基本盘,凭借"官车"历史,奥迪依然是政府部门的首选高端公务用车。
02产品力短板凸显
就产品本身而言,宝马电动化战略失误,直接导致了i5销量惨淡,错失高端新能源市场。
在智能驾驶领域,宝马5系仍停留保守的技术策略,其智能驾驶方案停留在“够用即可”阶段,而国产新能源车如问界、小鹏等已实现全国范围的高阶智驾功能,辅助驾驶普遍搭载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高像素摄像头等硬件,部分车型如比亚迪汉可提前0.5秒识别障碍物并主动减速,智驾体验明显优于BBA车型。
曾有汽车人曾评价,开完理想、问界等国产畅销车型,再开宝马5系,感觉像从智能手机换回功能机。
此外,宝马新能源车型i5还存在续航虚标,曾有多位车主表示,标注CLTC 600km车型,实际高速续航仅400km左右。且宝马i5还存在充电效率低下、车机卡顿、语音识别不准等问题。根据车主反馈,最大充电功率150kW,落后于奥迪Q6 e-tron的270kW。
车质网曾公布的投诉数据显示,宝马5系以“车门传感器故障”(占比31%)、“中控黑屏”(24%)、“变速箱顿挫”(18%)三大问题位列豪华车投诉榜首。
更大的问题在于,为了缩减成本,2025款宝马5系被曝减配铝合金悬架、隔音材料等核心配置,引发车主集体维权。不少潜在买家在汽车投票论坛上,因"减配"而选择放弃购买5系。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中大型轿车零售销量达到51.7万辆,同比增长23.3%,远高于轿车市场的10.9%的同比涨幅。其中,小米SU7断层领先,宝马5系2025年1-6月累计销量达到59412辆, 同比下降33.12%,在中大型车销量排名为第5位。
宝马5系的困境证明,单纯价格战无法赢得高端市场。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仅靠品牌光环已无法维系市场地位。奔驰通过年轻化营销守住高端客群,奥迪凭借科技标签巩固商务市场,而宝马若不能尽快调整战略,恐将在BBA竞争中进一步掉队。
宝马5系也意识到危机,一边“限产保价”,减少经销商压库,稳定终端价格。另一边开启金融政策刺激,推出"0首付+5年超长贷"方案,降低购车门槛。同时,与高通合作智能座舱,与Momenta共创智驾,积极拥抱新能源时代智驾市场。
据悉,2026年宝马推纯电版5系,基于Neue Klasse平台,续航瞄准700km+,支持L3级自动驾驶。此外,还将升级本土化研发,扩建上海研发中心,针对中国市场需求优化车机、智驾系统。
能否逆风翻盘,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