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 到底有没有错?

  • 2025-07-23 13:44:11
  • 812

关于宗庆后遗产之争,有个细思极恐的地方。

不管是普通网民还是企业家、名人、网红等,他们要么是站队,要么是共情,要么是猜疑,要么是居高临下地指指点点。

就是说,大家默认有些事是对的,换成自己也会那样干,这才是让人仔细思量就感到极为恐惧的地方。

在现实中,究竟还有多少男人想要成为宗庆后,多少女人想要成为宗馥莉,或是那个“杜高管”?

难道就没有人指出,他们都有不对的地方吗?

宗庆后,到底有没有错?

当然有错。必须承认不管是宗馥莉还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他们矛盾的根源都在于宗庆后前面种下的“因”。

对于这种事,老百姓其实很宽容,毕竟很多男人只要有实力、有机会的话也可能这样做。现实中类似的破事太多了,男男女女,分分合合,大家都有见色起意的时候。对此,人们称之为“绯闻”,当成热闹去看去议论,乃至艳羡。

除此之外,宗庆后有两方面的做法是有问题的,其一就是他长期在公众面前表露出的“俭朴、忠诚、一妻一女”等形象跟真实的他不一致,尽管这容易理解,但你既然因此获得了美誉度,那就不可能不承受代价。

其二就是对企业家群体和社会风气形成的负面作用,他本来是企业家中受人尊重的楷模人物,个人能力、企业成功、道德操守,基本无可挑剔,所以在他去世后获得了海量的赞誉,这些好感和赞誉又进一步转化为对企业产品的支持。

现在呢,那些赞誉者和消费者就有一种“受骗”的感觉,然后对于企业家就多了一些疑虑,想着这个正面的人设经不经得起检验。以及,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人们失落和怀疑,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真的,有没有人值得信任,当有了这样的共识后,社会风气自然也会受影响。

所以无论是私还是公,宗庆后都是有过错的。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没有人是孤岛,大家都是命运的共同体。或许每个时代的所有人背后都有一条线的关联,这条线甚至是穿越了时空。

我想到有个“共·业”的概念,就是说每片雪花都对雪崩负有责任,因为大家都是雪崩的一部分。如果大家的想法都一样,言行都一样,那在灾难发生后,尽管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是罪魁祸首,但每个人也逃避不了自己的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这个世界的走向就在人心一念,如果绝大部分人都是有道德的,向阳而生,那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反之,如果绝大部分人都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想法,那这个世界就会成为地狱一样。

因此,只要很多人觉得宗庆后的做法没错,那类似的事情就会一再发生。

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说“仇富”,实际上大家不是仇富,而是反感虚伪、欺骗和巧取豪夺。

人们喜欢看什么,就有人演什么!

烂电影多,烂视频多,烂文章多……背后原因就可以结合上面所说去看。

同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以圣之名行盗之实,世间多是这样的人。其实人皆循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有圣人就有大盗,有君子就有小人,有好人就有坏人。

举个例子,某人四个孩子,在晚年卧床不起后,子女互相推卸责任,背后连一碗饭都不能端到母亲床前,却还要推着母亲拍视频表演,让别人知道他不是不孝。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

所以虚伪是一种恶。现在网上有太多欺世盗名的人了,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自欺欺人,揣着糊涂装明白。

连宗馥莉接班的事都扯到兵法和宫斗剧上去,真是阴谋过剩,配得上一个“呸”。

最后,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钱。

不管是18亿美元还是21亿美元,这笔钱究竟是谁的,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是需要说明白的。

从现实来讲,宗庆后遗产这件事真正需要在意和应该追究的就是这点。

国资分红是怎么算的?有没有娃哈哈之外的“另一个娃哈哈”,程序对不对,账目实不实,有没有侵占,有没有贪腐……这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家族内部的纷争,宗庆后跟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嫡长女的复仇之类,都是故事一样,不值得过多关注。

宗庆后也算是给人们“上了最后一课”,最好的人设就是表里如一,所言所行跟人设对得上,这样才能避免所谓的“塌房”,而且也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