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冲刺, 激情十五运将尽显大湾区活力

  • 2025-07-28 19:23:15
  • 112

7月2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工作的总体进展和最新成效。发布会上,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从场馆建设、港澳协调、综合保障三方面介绍赛事筹备工作最新进展。

随着十五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赛事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关键节点。这次发布会介绍了赛事筹备的最新进展,让人对这场融合了体育精神与大湾区活力的赛事充满期待。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这一主题口号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十五运会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的呐喊,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作为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此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精彩演绎,承载着促进区域协同、文化交融的重要使命。

从场馆建设来看,十五运会展现出绿色、智能、共享的时代特色。在全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大型场馆,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过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既节约了资源,又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广东奥体中心为例,引入智能导航系统,借助AR技术与蓝牙定位解决观众“找座难”问题,还能通过语音识别、手势交互等实时获取赛事信息,让观众拥有全新观赛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改造后的场馆,赛后将全面向公众开放,真正实现从“为赛事服务”到“为全民服务”的转变,提升城市体育设施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初衷。

港澳协调工作的有序推进,是十五运会的一大亮点。

秉持“广东为主、港澳优先”原则,十五运会充分尊重港澳意愿,将击剑、橄榄球、乒乓球、排球等项目安排在港澳赛区,满足了港澳市民对体育赛事的喜好。而智能通关技术则为跨境参赛观赛提供了极大便利,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中,运动员能以40公里以上的时速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真正做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从而促进三地在体育领域的深度融合。

赛事临近,综合保障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之中。

十五运会由粤港澳19个城市承办,是全运历史上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三地“一盘棋”制定赛时食宿、交通、医疗等综合保障方案,为赛事参与者提供系列暖心服务。同时努力提升城市风貌、畅通交通出行、守护公共安康、筑牢安全底线,不仅满足赛事短期需求,更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推动赛事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发布会“剧透”的开闭幕式信息让人眼前一亮。

开幕式和闭幕式将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举办,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两个城市分别举办同一届全运会的开、闭幕式。目前,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已基本完成,将把岭南特色、港澳特色与体育文化有机融合,以“体育+艺术+科技”的创新思路,突出粤港澳三地联办特色,展现大湾区融合发展与多样性。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一场中华文化底蕴与湾区科技魅力相得益彰的视听盛宴。

如今,十五运会竞赛场馆改造全面收官,竞赛总日程正式发布,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在这倒计时100天的冲刺阶段,所有人都看到了粤港澳三地携手共进的决心与行动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十五运会必将圆满成功,成为展示大湾区风采的重要窗口,并成功推动大湾区在体育、文化、经济等多领域迈向一个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