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规来袭! 告别旧国标电动车的诸多痛点, 25km/h限速存争议
- 2025-07-10 02:49:02
- 984
2024年年末,电动车行业爆出一则重磅新闻:由国家多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且明确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自2019年新国标落地实施后,电动自行车领域问题频出,让众多车主苦不堪言。不少车主对新国标电动车给出了“蹬不动、跑不远、安全差”的评价。如今,9月1日新规即将登场,替代2019版旧国标,有望一举解决这些现存弊端。与此同时,关于“25km/h限速是否该取消”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旧国标电动车的三大痛点
蹬不动:鸡肋脚蹬成摆设
2019年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强制安装脚蹬。然而,这一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却沦为“摆设”,被广大用户戏称为“鸡肋”。电动车没电时,脚蹬基本派不上用场。厂家安装脚蹬,更多是为了应付国标要求,根本没考虑其实际蹬动的可行性。所以,当电动车真正没电,车主想用脚蹬助力时,往往会发现根本“蹬不动”。
跑不远:小容量电池成短板
按照规定,新国标电动车整车重量不得超过55公斤。但目前电动自行车主要搭载的是笨重的铅酸电池,为了不超重,车辆只能配备小容量电池。常见的新国标电动车搭载的是48V12AH的铅酸电池,续航里程仅有20 - 30公里,到了冬天,续航还会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满足车主的长距离出行需求。
安全差:多重隐患令人忧
旧国标电动车的安全性饱受诟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脚蹬隐患:脚蹬设计容易在骑行过程中磕伤车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稳定性差:由于车身过轻,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不佳,极易发生侧翻事故。
防火阻燃性差:车辆在防火阻燃方面的性能不足,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新规三大修订,痛点有望改善
此次新规的制定过程可谓精益求精,历经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收集了近13万份问卷调查,耗时8个月,最终对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进行了修改完善。其中,有三项修订将让广大车主告别“蹬不动、跑不远、安全差”的旧国标电动车。
取消脚蹬强制安装规定:新规取消了厂商必须为电动自行车强制安装脚蹬的要求,解决了脚蹬“蹬不动”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提升整车质量上限:对于搭载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这使得车辆可以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有效提升续航里程,解决“跑不远”的难题。
强化防火阻燃性能:针对弹性软垫材料、纺织品、皮革、电气回路导线等不同类别的非金属部件,新规分别规定了防火阻燃指标,并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25km/h限速:民意与现实的碰撞
在脚蹬取消、续航和安全性得到提升的同时,25km/h的限速规定成为了众多用户关注的焦点。从满足老百姓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不少人认为这一限速规定应当取消。
此前,针对取消限速曾开展过一则投票活动,结果显示,高达87%的网友不支持限速,强烈呼吁取消这一规定。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也认为,新国标限速25km/h的要求不合理,不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甚至比自行车的速度还慢。
限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不仅严重影响了车主的出行效率,还催生了电动车非法改装这一“灰产”。央视曾针对电动车解除限速的现象进行曝光,但此类行为却屡禁不止。由此可见,25km/h的限速规定既难以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又刺激了“灰产”的泛滥,让电动车上路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 上一篇:她一上午做了我一年的运动量
- 下一篇:国足不是最后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