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测试后, 是该重新认识智驾了

  • 2025-07-30 00:15:46
  • 882

近日,懂车帝的“36车智驾大测试”结果公布后,立刻引来了争议。因为,参与测试的车型智驾表现出乎了很多人意料,

在高速场景模拟测试中,36款参测车型没有一款车型通过全部6项测试。通过率最高的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双双只通过5项测试。

中国本土品牌的车型,最高只能通过3项。更出乎意料的是,略显低调的魏牌蓝山压过一众声量很高并以驾驶辅助技术为亮点的新势力车型排名中国本土车型第一。

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阿维塔12和阿维塔07只通过2项测试。小米SU7、理想L6、问界M8、蔚来ES6等车型甚至只通过1项。零跑C10、乐道L60等车型更是1项测试都没通过。

这样的测试结果,与人们的认知形成了强烈反差,也成了被质疑的“导火索”。

有观点认为,华为乾崑 ADS、小鹏 XNGP 在市场上均有不错的口碑,成了用户眼里的“第一梯队”。而在懂车帝的测试中,除了特斯拉 FSD 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家车企的辅助驾驶表现能令人满意,已经对大众认知构成了挑战。

以至于,“成绩不甚理想”的鸿蒙智行、AITO和智界,异口同声地回应: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

就事论事地讲,几个品牌的“不予置评”不无道理。因为在测试过程中,每辆测试车型的速度、与前车跟车距离,引导车切出的时机都有所不同。进而,这样的测试结果准确性值得商榷。

而且,懂车帝的测试结果公布后,多位博主夜间实车实路复刻了懂车帝测试消失的前车场景测试。结果,搭载华为ADS辅助驾驶系统的享界S9均完美刹停或变道,没有出现一次碰撞,证明了这套辅助驾驶系统的可靠性。

但懂车帝直言,有的人只关心自己是不是第一,而我们更关心你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懂车帝对《懂车智炼场》的官方描述为“辅助驾驶科普节目”。此次测试为懂车帝与央视联合制作,斥巨资包下高速公路封闭进行。由此来看,这次测试,意在让公众看到,驾驶辅助技术在极端路况环境下的反应能力。

此次测试表现不俗的特斯拉副总裁陶琳称:“这次测试的本意并不是排名,而是提醒大家专注路况,安全第一!”

未参加此次测评的岚图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表示,懂车帝封闭高速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仍存技术共性瓶颈:高速避险、感知系统对非标障碍物识别等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就在懂车帝发布测试结果的当天,科技部、公安部纷纷就“自动驾驶”表态。

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确立安全优先、公平公正等原则,按辅助驾驶等级(L0-L5)明确责任主体,防范科技伦理风险,强调宣传智能辅助驾驶时应实事求是。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强调,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化水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新车都配备了驾驶辅助系统。然而在传播中,各家对驾驶辅助系统的命名、技术规格解释不尽相同,甚至夸大功能,淡化应用场景。

一时间,L2级、L2+级、L2+++级、L2.9级等词汇满天飞,混淆了公众对技术实际边界的认知。在端到端智驾、千里0接管等宣传的诱导下,各种驾驶中睡觉、车辆自行泊入泊出、开智驾进行极限小路挑战的视频隔三岔五地被曝光。

但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来因信任驾驶辅助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给驾驶者和其他驾驶人都带来了隐患。

即便存在争议,但懂车帝的此次横评的36款车无一全部通过、且多款车型“挂0”的结果至少证明,当前的驾驶辅助技术还远远不能做到百分之百。

诚然,近年来驾驶辅助系统的不断演化精进,减轻驾驶强度和压力的同时,确实大大提升了用车的安全性。但作为驾驶人也要明白,真正可靠的永远是自己。

日前,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高阶智驾必须收费,让用户愿意为高科技付出费用,这是最好的突破方式。

在他这位专业人士看来,若将驾驶辅助免费开放给所有车型,就意味着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