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也要换上图形化车标了, “面子”易改, “里子”难缝
- 2025-07-12 20:23:09
- 803
前几天,享界品牌之夜发布了享界图形化车标并公布了上车时间。与此同时,智界产品总监也在微博主动揭晓了智界品牌的全新图形化车标实物外观,好像还艾特了雷军雷总。自 2023 年诞生以来,智界车上一直用英文名 LUXCEED 作为标识,说实话车主都记不住这七个字母,又不是一个英文单词。此次换标被视为品牌谋求独立发展的关键一步,新车标延续鸿蒙智行家族风格,传递 “安全即豪华” 理念。但光鲜车标背后,智界发展轨迹坎坷,换标能否成为其摆脱困境的转机。
智界发展轨迹,高开低走深陷尴尬境地
智界作为华为与奇瑞联手打造的智能汽车品牌,诞生之初承载着 “华为智能科技 + 奇瑞汽车制造” 的双重期待。2023 年 12 月,智界首款车型 S7 高调上市,凭借华为光环加持,订单预订量迅速突破 2 万辆。然而,上市不久交付环节就乱象丛生,车辆无法在承诺期内交付。《第一财经》报道,一线销售人员 “手里握着订单却交不出车”,终端渠道被迫暂停接收新订单。交付体系的崩塌直接导致 S7 销量雪崩,上市后首个完整月仅售 784 辆,后续数月销量持续低迷。
交付问题严重影响了智界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关注产品本身的性能和配置,交付的及时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智界 S7 在交付环节的失误,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大打折扣。这不仅导致了 S7 销量的下滑,也为智界后续车型的推广埋下了隐患。
S7 销量低迷后,又上演了 “一年三改款” 接连开发布会的戏码。频繁改动未能点燃消费者热情,反而显得策略摇摆不定,消耗了市场信心。消费者对于频繁改款的车型往往会持谨慎态度,担心产品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智界在改款决策上的不谨慎,进一步加剧了品牌的困境。
后来智界 R7 发布,带来了短暂的销量小高峰。去年 10 月 7 日,鸿蒙智行发布国庆假期战绩,R7 贡献突出。余承东也对智界崛起充满期待。但好景不长,2025 年上半年智界品牌销量又持续低迷,6 月份仅售出 2459 辆。智界品牌经常出现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局面,车主抱怨智界像 “野孩子”,华为重心在问界,奇瑞也未为智界倾斜太多资源。
图形化车标上车,暗含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在品牌发展的十字路口,智界更换新标意义重大,可能承载着品牌的 “独立宣言”。网络上 “智界独立” 的消息广泛流传,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在网友建议 “智界品牌从奇瑞汽车独立出来” 的帖子中评论 “正在按此落地”,还在鸿蒙智行 APP 上表示 “本周之后,智界可以全力向前跑”。这一系列迹象表明,智界品牌脱离奇瑞体系、以更独立姿态运营可能已箭在弦上。
独立发展对于智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独立后,智界可能获得更多的自主决策权,能够更灵活地制定品牌战略和产品规划。但同时,也需要面对独立运营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如资源获取、市场竞争等。
换标不等于换命,“里子” 才是关键
换标只是品牌升级的 “面子”,能在短期内吸引眼球、制造话题。但如果缺乏核心技术突破、产品力提升等 “里子” 支撑,换标很容易沦为自嗨。智界的销量困境,最终要从产品身上找原因。有专业媒体向智界发起三问:换标后能否获得更专注、更充足的资源投入,确保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体系的顺畅高效;能否建立清晰、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避免与问界同质化竞争,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和用户价值;能否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交付、品控、服务问题,重建用户和渠道信心。
哪吒汽车曾高调换标并进行大规模品牌升级,投入巨资营销,但因产品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加剧,最终未能摆脱销量与经营困境。这说明没有坚实的产品力、核心技术、用户口碑和健康的商业模式作为根基,再炫目的标识都只是空中楼阁。对于智界及所有寻求换标的品牌而言,新标识只是冲锋号角,不是胜利宣言。智界能否借换标之机,真正夯实内功,解决痼疾,跑赢这场艰难的马拉松,时间会给出答案。
智界换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必须在 “里子” 上下功夫。只有提升产品力、解决交付和服务问题、建立清晰的品牌定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立足。未来,智界需要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努力,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汽车行业的其他品牌也应从智界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重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智能化的升级上,避免陷入只注重 “面子” 而忽视 “里子” 的误区。
- 上一篇:宋江谁允许你变成这样了
- 下一篇:美国加州街头变战场